凉山整治“蹲地就餐”:半年宣讲2026场,餐具合格奖1万
2022年昭觉县三岔河镇签署移风易俗承诺书现场。蹲地就餐 (受访者供图/图)
在四川省大凉山腹心地带,凉山昭觉县移风易俗办工作人员吉林木呷负责着一项“特殊”任务:他要让村民们改变席地而坐、整治蹲地就餐、半年塑料盆装肉盛汤的宣讲习惯。
席地而坐、场餐蹲地就餐这些习惯,具合在凉山州当地彝族已持续了数百年。格奖住在喜德县的蹲地就餐村民阿库阿支对此并不陌生,在山里参加红白喜事时,凉山“几个人一盆汤、整治一盆肉。半年没有碗,宣讲没有筷子,场餐一人一个勺”,具合围在一起,蹲地而吃。
这一习惯如今被官方定义为“陋习”,出现在近日凉山州《关于治理蹲地用餐深化移风易俗的通知》中,以期纠正。“如果说之前的蹲地就餐是受自然条件影响,那随着生产生活条件日趋改善,不文明的陋习也应顺应时代改之。”凉山州首府西昌市宣传部工作人员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
这一消息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外界争论:是民俗抑或陋习,该强制推行还是提倡为主……不过,南方周末记者采访发现,推行这项政策在当地似乎是常规性工作,而且早在12年前,当地便已实施“送板凳、送床铺、送餐桌”的“板凳工程”。
在疫情防控的要求叠加下,这项工作在2022年来得更为迅疾。吉林木呷所在的昭觉县移风易俗办,自2022年2月这项工作开展以来,已做了2026次宣讲会。他给村支书、民兵、学生等群体都“讲过课”,受访前刚刚完成自己的第16场宣讲。以往“没有这么轰轰烈烈”。
塑料盆与“坨坨肉”
“席地而坐不算是彝族风俗,它就是贫穷导致的。”喜德县当地人阿库阿支如是认为。有些偏远山区购物不便,“走路得走大半天,五六个小时,这样才能到买生活用品的地方”。
在治理政策的支持者看来,彝族村民席地而食的习惯与自然环境、经济条件、教育水平等因素有关。
阿库阿支称,山区村民仍有不少文盲,并不知晓塑料盆盛热食有害健康。她回忆,以前彝族餐具大多为木制,碗是手工挖的,簸箕也是竹编的。但这属老手艺,年轻一辈已不愿制作这些手工餐具,为了省钱就会买塑料盆。在当
(责任编辑:国际)
-
2015年,吉林省在全国率先实施“禁塑”。 视觉中国/图)在东北,一对夫妇靠着卖塑料袋年赚千万。2022年6月,来自吉林省长春市的中宝新材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宝新材)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中宝新材由张玉 ...[详细]
-
本报讯通讯员 胡科刚 杨扬)日照中院针对涉执信访采取有力措施,层层推进,实现无缝衔接解决难题,把信访化解在基层。 该院对存在冲突的案件在执行过程中与当事人及时沟通,获取当事人理解,防止案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许静 刘玮玮)1月4日,由市艺术学校承办的日照市首届合唱指挥培训班在实验二中开班。来自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音乐教师和部分企事业单位合唱指挥约300人参加培训。 本次培训为期2天 ...[详细]
-
本报讯通讯员胡科刚)2011年,全市两级法院从建设“平安日照”、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依法惩处各类犯罪,共审结一审刑事案件1390件,判处罪犯分子1955人,为维护社会稳 ...[详细]
-
赖 ...[详细]
-
创作各种类型的含有太阳文化元素的产品 创作各种类型的含有太阳元素的旅游纪念品。以不同规格并成规模化推向市场。不但要打造看得见的“太阳从这里升起”,还要在“打造带得走的日照”文化旅游方面做文章,游客 ...[详细]
-
2011年12月31日,日照市召开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在新的一年里,日照市将着力抓好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 在2012年,日照市将继续组织实施好为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蒋月阳 通讯员 林德强 张敏) 日前,记者从市建管局了解到,今年我市建筑业取得新突破,实现总产值210亿元,同比增长22.6%,建筑业增加值50.3亿元,同比增长25%。 ...[详细]
-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今年“五一”假期,随着免签政策持续优化,“即买即退”、便捷化支付等便利措施的推广,“中国游”的吸引力越来越大,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今年“五一”假期前四日,北京口 ...[详细]
-
本报讯通讯员 胡建苹 宋霞)12月30日,由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出资成立的日照明达船舶服务有限公司业务推介会举行。以本次业务推介会为契机,该公司将与相关单位通力合作,完善港口服务功能,全力保障日照海域安 ...[详细]